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小说> 彪悍农女病娇夫>彪悍农女病娇夫77分钱,遇野猪群

彪悍农女病娇夫77分钱,遇野猪群

作者: 潇湘微雨     更新时间:2024-05-21 02:33:01

        莫博文今日就是要看看韩一楠的本事,不作声,等她回答。

        “王管事,我们的菌菇按种类分开了。”韩一楠指着两筐子菌菇介绍,“你看,这一格里面是香菇,这是榛蘑、肉蘑、木耳……”

        “小丫头倒是机灵,给这些野蘑菇取了这么多贴切的名字。看样子你是准备一样样分开买了?”王管事看着框子里水灵灵的蘑菇,分明别类的放在隔成一格格的竹筐你,很好看。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韩一楠点头:“每一种蘑菇生长的环境不同,生长得多少就不同。而且搭配不同食材,出来的味道也不相同,您买了我的蘑菇,我送您几道菜不亏。”

        王管事挑眉:“你会做菜?”

        “不会,但是吃过就记下来了。”自己就会烤,不会拿锅铲。

        “行,菌菇我收下了,可你必须将菜谱写下来,以后可不许卖给别家。”王管事笑呵呵的道,最近酒楼没有新菜式,大少爷正着急呢。

        赶紧让人准备了纸笔,韩一楠说他写。最后王管事还买下了装菌菇的竹筐,这样分门别类的放着不会混,上面放了写着菌菇的名字纸条。

        各种上了称,结了账,王管事爽快的付了银钱。

        这次收获颇丰,野味卖了四两八钱银子,菌菇卖了七百六十文,就拿韩一楠给建议加了隔板的竹筐也买了二十文钱。

        临走之时,王管事还嘱咐他们以后有东西直接送到聚香楼,全收。

        今天韩一楠的表现在莫博文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会说话会做生意,居然还知道几个菜谱。以后闺女一家的日子,有这个大外孙女在,只会更好。

        莫鸿达今天也很高兴,野物卖了不少钱,菌菇比往年可多卖出一百多个铜板。还有那个竹筐,回去多做几个,以后用得着。

        得了银子,韩一楠准备到街上逛逛。秋天夜里凉,轩辕玉晟身子弱今天流了鼻涕。家里五个人的也没有厚衣裳,也得添置。

        大舅用竹子和自己做了些桌椅板凳和箱笼,做得最好的是床,马上要搬进去了,必须要买,棉花被套和床单被罩。

        首先韩一楠去了布桩,准备卖买别人做好的棉被和薄袄,被莫博文和莫鸿达阻止了。让买了棉花和布,回去让梁氏和三个媳妇做就成。

        既然家里有人做棉被和薄袄,现在能省就省。原本还要给大家买布做衣裳,被两人拒绝了,家里现在不缺衣裳。今日买棉花和布就已经去掉买野味一半的银子了,让韩一楠省着点。

        韩一楠想想现在自己也穷,等以后有钱了再买,便作罢。

        给轩辕玉晟买衣裳的事情,两人劝阻。韩一楠买的是细棉,两人很是赞同。先生嘛,要敬重。后来梁氏用剩下来的布和棉花,给轩辕玉晟做了一双棉鞋。

        不过两个孩子的笔墨纸砚是不能省,买差一点也要买,又去了书斋买全了。

        赶不回去吃午饭,三人买了几个馒头喝完米粥填肚子。路过米粮油店,韩一楠坚决买了一袋子白面,回去蒸馒头包饺子都用得上。

        一回到家,一大家子都聚在莫鸿达家的院子里。牛车往门口一停,梁氏看车上的东西,就知道东西都卖光了,脸上都是喜色。

        莫家几个大男孩都跑出来帮着搬东西,三四床被褥加上棉袄用的棉花,可不少。加上布匹和一袋白面,一趟拿不走莫鸿伟和莫鸿信也出来帮忙。

        卸了东西将牛车还了村长家,又送了两个大馒头,村长媳妇儿吴氏笑眯眯的,嘴里说着别客气,手里接过东西。

        一进门,最先是青珊和承泽欢喜的迎上来,轩辕玉晟站在堂屋门口的屋檐下,看着欢欢喜喜分东西的韩一楠。

        韩一楠将包袱里的笔墨纸砚拿给两个小的,两人见了比有好吃的更加兴奋。拿着东西跟其他人炫耀去了,其他人也跟着进了屋。

        院子里只留下轩辕玉晟和韩一楠,韩一楠将手中的包袱递给他:“给你买的细棉里衣,你看看喜不喜欢。”

        “嗯,喜欢!”什么绫罗绸缎没穿过,轩辕玉晟却异常喜欢包袱里的衣裳,抱在怀里问韩一楠,“吃过午饭了吗?”

        “吃的馒头,我买了白面,晚上让大舅母蒸馒头吃。”手工馒头很香,韩一楠很喜欢那个味道。

        “好!”

        两人往屋里走,韩一楠问了两个孩子学习的情况。轩辕玉晟一一答了,这两个孩子不是太聪明但也不笨,教他们两个还算轻松。

        “我发现你很适合当先生?”韩一楠笑道。

        “为什么?”

        “首先这么多人中只有你学问最好,而且你脾气好,有耐心。当先生就需要这样的人,所以你是最合适的。”虽然傲娇了点,固执了点,其他都是好的。

        这两天轩辕玉晟也觉得找到合适的事情做,能帮上一点实实在在的忙。此刻韩一楠一夸奖,尾巴翘上了天:“那当然,爷虽然身子不好,但在家里是最聪明的。只要爷喜欢的东西,一学就会。”

        “嗯,您最棒了!”韩一楠玩笑的做了个揖,“以后家里孩子的教育就交给你了,晟公子。”

        “你以后也跟在后面学吧,爷顺带教教你,省得以后出去大字不识一个,被人给骗跑了。”轩辕玉晟觉得韩一楠聪明,可惜不识字,担心以后被人骗。

        前世读了十几年的书,现在又让学,韩一楠皱眉,头疼。

        被轩辕玉晟‘你要不学爷会很生气’的眼神看着,韩一楠只能妥协:“好,以后空闲的时候我就跟着你识字,不能让人给骗了。太笨学得慢,您可得多担待。”

        “别人不敢说,就你,朽木爷也给雕出朵花来。”一副不成才,使出非常手段也得让你成材的坚定。

        见此,韩一楠赶紧改口:“一定努力向学,不辜负您一片心。”

        两人在院子里有说有笑,屋子里一众人看着觉得莫名的和谐。

        梁氏笑着道:“小翠儿啊,女大不中留,你可得早些将这事定下为好。”

        “娘,知道了。”莫小翠早有这个想法,等自己身体再好些,一定找韩一楠要问清楚这个晟公子的来历。到时候再请大哥去打听打听,再做打算。

        今日大丰收,莫博文准备开个家庭会议,其实就是分钱。

        大家坐定,莫青渊就将卖的钱交给了韩一楠,总共二两银子零十八个铜板。韩一楠接了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又将今日卖的钱放在一起。

        莫博文率先开口:“今天我们野物总共卖了四两八钱银子,一楠买了东西还剩下二两五钱银子。菌菇七百六十文,老大编的竹筐也卖了二十文钱。再加上二妮和青渊这边的银子,现在还剩下多少?”

        莫博文问韩一楠,其他人也掰着指头算。

        “四两银子零七百九十八文!”半天没人算出来,轩辕玉晟给了个答案。

        韩一楠当然知道答案,可不敢显露太多,原主是个傻子,可不会这些。

        “外公,我先前花的那些银子等会我补上,这些银子大家都有份儿,您做主分了吧。”韩一楠觉得都装进自己兜里不合适。

        “你们怎么看?”莫博文盯着三个儿子媳妇,看他们怎么说。

        “野物都是一楠打的,理应归她,我们不要。”莫鸿达率先表态。

        紧接着莫鸿伟和莫鸿信两口子也不要,本来就是韩一楠打的,自家哪有脸分钱。

        “好,这样是对的,我们莫家虽然穷,但不能见利忘义。”莫博文将三两五钱银子推给韩一楠,不容反驳,“一楠收着!多出的十八文钱给青渊,当做跑路钱。”

        “这七百六十文钱,是二妮和婷婷两个人捡菌菇卖的钱,不分彼此,一人一半。”莫博文分了两份,给了二妮和莫青婷。

        余下的二十文钱是卖竹筐的钱,自然是给了莫鸿达。

        韩一楠拿出五钱银子,跟二妮换来铜板,再加上原来剩下的铜板凑了六百文钱,分给帮助自己打猎的六个表哥表弟:“这些不多,表哥表弟别嫌少,你们带我上山四处跑,拿东西抗木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都收下,不许推辞。”

        一百文钱可不少,六个人哪里收,都推辞不要。

        “一楠一份心意,你们都收下吧。”莫博文发了话,三个当爹的点头,六人才收了。

        剩下的银子韩一楠就交给了莫小翠,让她收着。后来私底下莫小翠跟韩一楠商量,给米粒一两银子,当做一个月的生活费。

        理应要给的,韩一楠当然答应了。

        分了银子,接下来就是等着安排往后的活儿了。

        “一楠,你来说。”莫博文让韩一楠说,回来的路上莫博文更加确信,这个家能在韩一楠的带领下,过上好日子。

        韩一楠确实有话要说:“上山打猎也不是长久之计,野鸡野兔也会越来越少,所以我准备以后打到的野鸡野兔受伤轻精神好的就养起来。”

        大伙儿想起汪梨花养的那一窝兔子,能成。

        “咱们三家屋后面都空着地,等会儿我和三弟就去整理出来,明天就能圈起来。”莫鸿伟想到家后那片地,想把它利用上来。

        莫鸿信也点头同意。

        “你们捡回来的野鸡蛋我还留着没煮,这几天给小妹吃的都是家里鸡下的蛋。正好有两只母鸡想抱窝,拿去给它孵小鸡。”米粒想起那二三十只野鸡蛋,还好自己没给煮了。

        有母鸡孵蛋,冬天冷也能成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