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言情小说> 大时代1994>大时代1994366、正确路上的曙光药业

大时代1994366、正确路上的曙光药业

作者: 柳岸花又明     更新时间:2024-11-09 19:05:26

        “熊白洲,你来巴黎真的不是来看我的啊。”

        一路上郭子婧已经问了很多遍了,就算她跟着来到赛诺菲药厂的无尘结晶实验室也一样不依不饶。

        可是,熊白洲的答案就没有变过。

        “我都不知道你在巴黎,我是来找朋友的。”

        “哦。”郭子婧默默的点点头。

        不一会儿她又不甘心的追问:“我不相信,是不是我姐把地址告诉你了,不然哪里能这么巧。”

        熊白洲只能笑着摇摇头,拿过白色的实验服递给郭子婧:“先别说话,换上衣服和口罩进实验室了。”

        郭子婧表情乖乖的,宽长的白大褂完全遮住了她细腰和翘臀上的迷人曲线,下面露出的半截小腿冰雕玉琢似的闪着耀眼光芒,口罩外面的眼睛涂抹着粉色眼影,一眨一眨的充满诱惑看着熊白洲,性感娇艳的美色真是难以抵挡。

        换好了衣服,郭子婧顺手挽上熊白洲的胳膊,紧紧的依在他身上,眼睛笑成了月牙,熊白洲也不好甩掉,毕竟郭子婧连保镖都不要就跟着自己了。

        两个人靠在一起,熊白洲都能感觉到郭子婧的心跳声以及淡淡的少女体香,外人看起来是无比的亲密。

        “外人”就是赵夜明他们了,其实赵夜明也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熊白洲这混蛋,他们都这种关系了一开始还装作吃惊的样子,真不知道是不是合起伙来故意坑我在番禺20亩土地的使用权。”

        “要不是后来这小子良心发现拿1000万出来入股,我直接就把这两人腻歪的照片拍下来传给他那些在粤城的莺莺燕燕了。”

        气话归气话,赵夜明不会真的坑朋友,尤其熊白洲再次加大了对曙光药业的投入,而且还亲自抽空来巴黎看药方的研制成果。

        其实关于曙光药业的成立,从放弃虚浮的保健品向实业转型,从起名字到找药方,都是熊白洲的规劝在起效果,最后还竭力说服赵夜明去寻找国外的大型制药厂合作进行药方的分析检测和成品制作。

        现在看来,熊白洲的建议都是从长远出发的,这一步踏出来以后曙光药业的格局再也不是囿于国内那一小块保健品市场了。

        熊白洲不知道赵夜明拿出多少钱还是倾注了多少关系资源,法国赛诺菲对这个中国的红色子弟还是很尊重的,另外桂跃华虽然说是去机场接熊白洲的,但也未尝没有陪着赵夜明的意图。

        桂跃华这个驻法大使馆的一等秘书,分管着处于第十六区德斯坦上将街21号的商务处,所以他才很想见到熊白洲,也能认识郭子婧,还和赵夜明关系比较熟络。

        笼统的说,国内任何有影响力的商人来到法国,都是桂跃华认识的对象。

        “其实来到赛诺菲以后,我觉得你之前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很有道理的,之前曙光的生产车间你也看过,但就是那样也在平均标准之上,在这里我发现鬼佬的原材料生产车间除了技术比我们先进很多,管理制度和环境都有着严格要求。”

        说起了正事,赵夜明还是习惯和熊白洲商量。

        桂跃华的官员身份占的比重更大,就算略懂市场但怎么可能比得上熊白洲眼光毒辣,其次赵夜明对桂跃华还没有完全信任,但对亲人关系一般的熊白洲却没有这种顾忌。

        “那是自然,车间是药品生产的重要场所,要保证药品的高质量就得从生产车间的各个环节的管理着手,严格对药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把控。”熊白洲赞同的说道。

        “我虽然不懂药厂生产具体的细节,但是从周美电器还有爱声电子的经验来上说,优化药品生产的整个流程是提高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性的关键,也是对用药者负责任的表现。”

        “另外。”熊白洲看了看庞大的研制车间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型实验室,态度非常认真:“而且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员工是最为活跃的积极因素,以后曙光药业如何管理员工也是关键问题。”

        “你脑海里有什么好的想法?”赵夜明专心的问道。

        “细节方面我不懂。”其实熊白洲不懂的只是技术,但他手底下各个企业加起来将近1000人,企业发展总有一定的相通性和借鉴性。

        “站在宏观角度上分析,药品生产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构架以及管理体系,确立详细而明确的岗位划分和岗位职责,让整个生产过程有迹可循,明确奖惩制度,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熊白洲管理企业的经验很丰富,赛诺菲的运行方式一眼就能看透。

        “还有,赛诺菲的实验室环境管理很值得借鉴,比如说保持车间地面的整洁、通道的畅通以及相关标记的明显,避免出现车间脏乱无序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搬运的。”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熊白洲开口后他的思想,素养和眼界立马就体现出来了,桂跃华心想难怪他能华南搅动那么大的风云,商业天赋这种东西在我们中国人身上也是存在的。

        桂跃华常年外派,见过很多国外的草根年轻人在机遇和平台都适合的情况下一飞冲天,中国就鲜有这种情况,偶尔有那么零星几个一查背景也是夸张的吓人。

        桂跃华以前觉得这是制度问题,可是熊白洲的存在又让他有点动摇,偶尔一瞥还看到郭子婧正满脸崇拜的看着熊白洲。

        “商业天赋惊人,这泡妞天赋也不落下风啊。”

        桂跃华心里天马行空的想着,但面上还是默不作声,赵夜明听了熊白洲的一番话,转过头对着几个随从说道:“这些话你们都要听进去,以后熊股东很可能会参与日常管理中。”

        “啊?”

        熊白洲愣了一下,自己哪有时间参与曙光的经营,但是赵夜明又悄悄的低声说道:“这几个精英都是我在法国认识的留学青年,我准备挖回去填充曙光的技术班子的,认识一下没坏处。”

        熊白洲心想这还不错,赵夜明也终于认识到科学技术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看来就算药方没有实质性效果,光这份理念就不亏了。

        这是熊白洲最坏的打算,其实药方的价值很大,毕竟上面承载着鲜血的代价。

        赵夜明在一个透明的实验室门口停了下来,从里面走出一个50几岁的技术工程师,对着跟随而来的翻译说了一大通法语,熊白洲英语水平还不错,这也是前世生意扩大后不得不学习的结果,但法语的基础却是0。

        翻译正在等别人说完,熊白洲本来也不急,可一直挽着胳膊的郭子婧突然轻轻打了他一下,熊白洲以为郭子婧有事,低下头小声问道:“怎么了?”

        “没有,我就是告诉你这个人是赛诺菲的实验室主管,他正在介绍昨晚药品临床实验的结果。”

        “他怎么说的?”

        熊白洲突然慎重起来,新药的质量始终是临床上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且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单纯的对制药厂所生产药品进行抽样检验,无法保障药品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

        所以,一般的国际生产药厂为避免出现危害消费者的情况发生,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都有一套综合的循环监测标准,赛诺菲更是这套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因为这种临床实验结果非常有参考意见,零失误不是目标,而是常态。

        “他说这一轮的检测实验结果非常积极,前面的临床反应也没有反复,所以只要等最后两轮试验后,再经过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跟踪观察,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走向市场了。”

        “这是好消息。”

        熊白洲先松了口气,然后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