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耽美小说> 买活>买活第56章 陆大红工作日志许县.陆大红 工作的……

买活第56章 陆大红工作日志许县.陆大红 工作的……

作者: 御井烹香     更新时间:2024-05-13 12:18:20

‘外头’的人, 办事效率的确都是很低的,陆红每次出差都很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而如今既要常驻外差了, 那么不论是从单纯的理论分析角度,还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便都要好好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加改易,做这件事的动力是很足的,因为知道, 如果这些经验当真有用的话,买活军所有的兄弟姐妹都会得到好处。

外头的人办事效率为么差呢?一个理由,是六姐提出的, 那就是他们往往吃得都实在太差了。买活军的人很热衷种豆子就是因为这一点,他们从六姐处接受了足够的教育, 懂得给食物分类, 陆红知道百姓需要营养素和膳食纤维, 而买活军治部分活死人, 在他们来之前, 拼死拼活也只能保证碳水的摄入, 还往往不足够, 动物蛋白质与脂肪对多活死人来都完全是一种奢望,那么理所当,他们的思维会很迟钝, 劳动效率也很低。

因为营养不良带来的迟缓, 只能通过补足营养来解决,而和动物蛋白质相比,豆制品作为很好的植物蛋白来源, 要便颐多了,所买活军在县都很鼓励百姓们套种豆,对新占之地的百姓来,如果能做到一一鸡蛋,二两豆制品,便是非常滋补的,粮食再让他们吃饱,补上较为便夷豆油出售,约半年之后,做事的人就能很显地觉到,他们接触到的农民变得强壮聪起来了,身体素质不再是阻碍提高效率的原因。

当健康不再是理由的时候,教育便显得重要了起来,陆红越是和‘外边’的人接触,便越是能受到教育和社会氛围的重要,教育,能让一个饶事办得更为灵巧,就譬如这帮私盐贩子,哪怕只要有一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便该把时间规划得更有效一些。他们已经共事了半个月了,但直到吃完春酒,刘老才安排弟兄们分给买活军上课,教授他们一项很重要的知识——他们要前往那些村落里的方言。

在们来许县之前,谢双瑶就对陆红提过刘老这帮私盐贩子,在这个年头,私盐贩子是不可视的,能在这个行当久久存活来的,智商都不低,其中有一点便是语言赋,私盐贩子一定要会多种方言,有时甚至是十几种,因为南方‘十里不同音’,而且会官话的人多集中在城里,很多村落,连村长都只能勉强听得懂官话,是不太会的。

这样的村落当也只和会方言的商队交易,不会方言,便认为不可信任,进入村庄了,民风凶恶一点的山村,直接就把人打杀,财物掠夺一空都不少见。谢六姐不相信乡村民风就一定淳朴,更相信穷山恶水出刁民,买活军继承了对山村的戒备,他们的识字教师往山村里去时都一定有兵士陪同。而如果兵士和教师出了么不清的意外,买活军会毫不犹豫地把全村人都投入铁矿为奴,这样的事在云县就发生过一次,买活军四处宣扬,在那后,他们在各处的工作就开展得顺利多了。

在南方,一旦离开城市,就必须要考虑到方言的问题,买活军在选拔人才时也注意这一点,陆红们这批兄弟姐妹都会临城县和云县的土话,足证他们有一定的语言赋,因才能入选。而陆红也和刘老提过方言教学的问题,刘老当时满口答应,之后却迟迟不见行动。

这让陆红很疑『惑』,开始为们要去的地方的就是临城县和许县的方言——虽十里不同音,但距离接近的地方,方言其实相似的点也很多,彼是可互相听懂的,或许刘老认为他们的方言水平已经够用了,才没安排专门教学。

直到春酒过后才知道,刘老认为在春酒之后再开始教学是来得及的。“至少还要半个月才出门,足够足够。”

这不是时间足够不足够的问题,而是前半个月可用来学习的时间都浪费聊问题,陆红开始意识到六姐在教育一批买活军时有多么的费劲,而且时间又哪里足够了呢?他们还有半个月就要出发,半个月学一门新方言怎么看都不很足够。

刘香主没有敷衍塞责的意思,相反还很急融入买活军,这只能是双方对事物的认识不相同所致。陆红发觉许县的城镇居民和农民不同,他们会更有知识,但却也更为懒惰,没有农民那么多活做,但还沿用了农民们日为最单位的时间观念,也就是,刘老他们认为,任一件事,哪怕约好了是上午,最终执行是在午或晚上,但只要在一内发生了,便不能算是耽搁。

买活军的时间单位已经精确到了一刻,这是从考勤上来的,按谢六姐所,在前的日子里,真正精确的时间单位应该是分钟才对,每日里吃饭用几分钟,通勤用几分钟,锻炼几分钟,都是这么来计较的。陆红为许县这里,既也有发六姐给的‘电子手表’,那么时间观念将会飞快地跟上,但很快又在实践中印证了六姐的观点:移山易,移俗难,若不能让看到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处,时间观念便几乎永远也无改易过来。

陆红曾六姐夸奖过‘善思考总结’,对当仁不让,的确是个喜欢想事的『性』子。时常会总结自己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立刻指导自己的工作,譬如这一次入主盐贩队,陆红便参照了六姐制定新婚俗的态度——谢双瑶在制定任一项新政策之前,总是想得很多、很坏,几乎要把最坏的结果都想好,为前提来调整政策本身,且从来都不忘照菇多数饶利益,哪怕这和自己的意志其实不完全吻合。陆红无数次观察到这一点,六姐对买活军的政策往往有一种无奈的将就,但不论如,绝不追求完,从不完全由着自己的好恶来。

而且这么做的确是有用的,六姐推出的政策,(即使在自己来看是无奈的妥协)有许多其实都很惊世骇俗,但在的运作和引导之,这些政策最终呈现之后,民间的反响往往不会这么糟。就新婚书为例,这种新政策实际上是抬高了赘婿的地位,而且在陆红来看,将使得还坚持老婚俗的人在择偶中处前所未有的不利,但‘从外地吸引女娘’的进挟包装’——这也是六姐很喜欢用的一个词——之后,哪怕是对买活军入驻反响最冷淡的私盐贩子们也全没了抗拒之心,反而成了最热心的拥护者。

而那些原本几乎没有希望娶到老婆的活死人们呢?不消多,那些伙子定会狂热地支持六姐的政策,且随之支持买活军的女娘往外地走动,自发地保证们的安全。至们吸引回来的女娘有多少可在短时间内成亲,这些伙子是不会去想的,‘对未来的希望有时比现有的利益更能让人疯狂’,这也是六姐的原话,陆红越是在工作中成长便觉得越有道理。

在盐贩中的工作开展,便完全是秉持着这样的思路,照菇了他们的利益,给予他们来自新统治者的厚待和尊严,所付出的不过是一些香菇干和对虾干,还有本来就准备付的危险津贴,但得到的则是狂热的支持。陆红知道这些盐贩对们有偏见和抵触,不打算完全用武力来消除,即使和黄翠的武力足制服他们,但武力很难带来真正的合作,而且之后还会有更多买活军的女娘加入这个队伍,们未必有这么强的个人武力,陆红希望能探索出一种可复制推广的模式,知道这才是六姐想要的东西。

“通过酒宴上的对话进行了间接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原本有一定的江湖地位,但没有文化的青壮年,对扫盲班的反应相当冷淡,似乎是抗拒摄入知识,他们也承认认字是可贵的,但认为不认字也能混的好,理由是他们原本就混得不错,而且拼音和简化字离开了买活军的地盘就没么用,对他们来便没有必要学。”

“我正在通过方言学习对他们进行反教育,我请他们用拼音为我标注一些常用词的多种方言,因耳朵、祝老五自学了拼音,这些青壮年由贩私盐收入较高,一直都能吃得饱,脑子事实上是相当好用的,只要他们到有需要,学习的速度其实不慢,而且一旦学会了拼音,他们便会立刻认识到可读懂皇榜的好处,而且很热衷去读皇榜边角的笑话和传奇故事。要提高识字热情的话,六姐提过的办杂志、办报纸或许是很有用的,临城县和云县没有平缓坡地可种六姐所的速生林,但许县有,我和认字最快的吴老八提到了办报纸需要纸浆,造纸浆需要速生林,他许县往外五十多里有个山坳,前是林场,十几年前荒废了,但房屋还在,只要人手足够,可重新开辟出来。”

“刘老的时间观念也在逐渐增强,他们之前的日常生活有很多让人费解的空白,我观察过,刘老每次做事话之前,都喜欢慢慢地用一盏茶,至少要花掉二十多分钟,在期间他么都不看,好像也么都没想,按我来,完全无理解,也太无聊了。而且因为他们彼都非常不准时,有量的时间花在互相等待上,这完全是无谓的浪费。”

“不过刘老觉得半个月足够学方言也是有理由的,这是因为他们原本会得就不多,只够很基本的交流。这对他们买卖私盐是够用了,但我们要开展工作显是完全不足的,我们需要一些能充当翻译的年轻人,所我准备这一次出去时,在每村物『色』一些机灵的伙子带回许县,等他们学会官话之后,可回村充当沟通的桥梁,这一步至少需要个月的时间,或许还要半年。”

陆红每早起都会总结前一日的心得,有时如果想比较复杂,灵比较多,还会冒着损耗视力的危险在晚上整理。这些日记体的工作报告会再抄一份,捎回临城县给谢双瑶看,买活军的兵士们倘若受到重用,便会经常送回自己的日记心得,这就是谢双瑶所的‘你们是我的眼’,哪怕是比较一般的买活军也尽量维持写工作日记的习惯,因为六姐要重用一个人,很可能前奏便是索要他们的日记观看,听这可发现‘思维模式是否出彩’,而虽很多人一辈子也很难出头,但买活军中的高层却纷纷效仿。陆红就每周抽查黄翠和胡红的工作日记,从中也发现了不少有用的点子,都如实记载来,注了来源,再送到临城县去。

这些买活军和盐贩的磨合注定是漫长的,工作在磨合中开展,二月二龙抬头是个好日子,许县各处的工程要进入尾声,暂告一段落,各处的工人都忙着回要赶春耕去,从临城县又有许多吏目抽调了过来,还能随处见到二十岁的农民背着包袱,步流星地赶路,他们是临县的农民,到许县来教本地人种田的,买活军的田该如种得好,这不是言两语能得清的,这些都是本村推选出来,去年种地种得最好的农民,临县父老们高义,在六姐的吩咐没有藏私,而是慷慨地将他们借给许县,让他们和彬山买活军的老师一起,来教许县人种田。

这批人在许县自是要奉为贵宾的,买活军也借由前的乡扫盲活动,多少『摸』透了许县如今的村落分布,在私盐贩子的指点掌握了那些隐户、山民的聚居点,不夸张地,现在买活军对许县治的了解程度远超前任县令,前任县领导班子在治理中起到的作用实在是相当有限,现在多都在扫盲班中积极攻读教材,争取早日融入体系之郑

没包括在多里的,也就不必多了,基本都没活来,像是陆红这样的高层,已经可看到今年秋许县完全消化的景象,不过,买活军在完全消化临城县后,人才逐步涌现,在人力上不再捉襟见肘,已有余力向四周探出触角。陆红、黄翠、胡红还有们的男同胞们,便成为了一批深入敌境的情报队员,在二月初这一日戴上义髻,换上了和外间制式一般的粗布衣裳,牵了一队『毛』驴,往城外而去。这也是他们在记事成人之后,一次重新踏入‘外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