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耽美小说> 买活>买活第80章 面见九千岁京城.黄大人 开始走流程……

买活第80章 面见九千岁京城.黄大人 开始走流程……

作者: 御井烹香     更新时间:2025-03-05 23:09:35

王大珰其实的确是个能干的人, 而且很定力,像他这样的干将构成了殉的中坚——西林党自然是做不了事,只会喊着仁义道德, 往自己兜里划拉好处的‘常理’,殉内也许多滥竽充数, 阿谀奉承下敲骨吸髓, 贪婪狠毒的人,但皇帝信用殉还是原因的,一来是殉必然皇帝忠心耿耿, 来则是由于殉的选拔更为开阔,其中到底还一成能用之人,而九千岁固然也诸多『毛』病, 但尚识大体,分清什么人适合捞钱, 而什么人适合做事。

像王大珰这样的人, 被放在了比较要紧的位置。也展现出了十足的素质, 譬他虽然距离仙踪只这么一步之遥了, 却还很能克制住自己, 没踏入许县半步, 更没贸然请见谢六姐。黄大人去见谢六姐, 这是无关紧要的,但王大珰作为镇守太监,一言一行必须极为注意, 或许他一日能领皇命与谢六姐论道, 但在没到一步指示之前,他是不会踏入衢县一步的。

黄大人自然力邀王大珰前去见识一番,但实在的, 现在要乔装打扮入衢县也不容易,因为买活军实在是乐于给往来商旅剃,衢县今行走的百姓们多以光、寸发为多,气又逐渐热了,王大珰虽然没虱子(他坚称自己没,黄大人也不会去查看)但带个帽子城也依然显眼,所以他只在衢县往修的水泥路站了站,用心品味了一下‘仙路’的感受,同时谢六姐的仙人身份更加深信不疑了——足不染俗尘,可不是吗!走这样的路,还何在南方泥泞坎坷的官道行走?按干儿子的法,这种路‘六姐而言也只是勉强将就’,这也就是仙人才能这样的讲究了!

——尽管黄大人实描述了谢六姐的形,但在王大珰心里,谢六姐却依然是个面目宛然,周身伴祥云清风,行动时娇花拂柳般的飘飘然谪仙模样,他心里已固执地认为黄大人之所以只见到了一个健壮的高个少女,那是因为他心不诚,六根不净,慧眼不开,不能见真容。

在中人心里,断绝烦恼根的阉人自然是清净之体,因王大珰是蛮把握的,他觉自己若是幸面见谪仙,自然能够望见真容,虽然衢县来回行走的一些短发健『妇』都很接近黄大人描述中谢六姐的形象,但王大珰还是可以做到视而不见,只是耐心地等待着自己的义子从衢县返回。

黄大饶发还没长好,依旧是寸的样子,因为要回城,他摘了义髻,形象些陌生,不他速度很快,没让干爹等太久,从城门里出来,奉了一个荷叶包,“这是买活军的特产吃炸鸡,虽然粗陋,但胜在洁净可喜,义父随意取用些。”

王大珰深深一闻,果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其中隐约可以闻到孜然香味,其余的味道很难分清了,只是一股极其复杂却又销魂蚀骨的幽香,身旁的行人闻了,都『露』出馋涎欲滴之『色』,还人彼议论,“为何我们买的炸鸡没这样的香料?”

“怕不是要另加钱!”

黄大人解释道,“这是买活军听义父在左近,意款待的仙食佐料,平素售卖是没这些料的。”他从荷叶包里取了一个纸包出来,询问地看了一眼王大珰。

这是两父子的证据了,诸多大珰从宫中放到地之后,很多都还维持着在宫中的饮食习惯——尽量要清净、素味,些大珰甚至忌五荤,吃净素。这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信仰,阉人很多都虔诚信佛,另一部分原因则是阉人由于生理残缺的关系,若是净身手法不好,出恭时身就难免沾染一星半点的味儿,在宫中伺候主子,这是很大的忌讳,所以务必要减少排泄物的异味,这只能从饮食着手,务求清淡。

再一点,是在宫中众监人宫女,多数都是食用御膳房的伙食——实则御膳房最大的功用是给这些公务人员,包括了间值的阁臣等供餐,帝后自己的饮食多由宠幸内监包办,是不会吃御膳房的供给的。御膳房每日要供数千饶伙食,不可能做任何火候菜,多以炖菜、煮菜为主,为了照顾阁臣年岁,口味更是多为软烂,大珰们些从吃惯了宫里的味儿,放后还维持了原的饮食习惯,间的珍味并不能够欣赏,但宫中事素来是讳莫深,又牵扯到生理残缺,阉人更是隐为禁忌,这些个中缘故,非亲信不能,许多官员即使被收为义子,也很难道为何大珰们这些讲究。

王大珰是谷人,本地出产的就是太监和枣,凡是出产枣子的地方,日子都很苦,因为实在太干旱,种地是很难养活自己的,稍微一个干年,大批的百姓不不卖儿鬻女,而谷离京城也很近,因那里的子闺女们许多都去做宫女和监人,久而久之形成一股宫中的乡党势力,王大珰很被返乡的老阉人看中了,想要收他做干儿子——这种干儿子是不必净身的那种,认了老中人做爹,为他养老,也继承一些财产。

宫中阉人千万,真煊赫的那些往往难以善终,更多的还是攒了微薄钱财,待老迈不堪使用时返乡的,王大珰还不记事被送给老中人收养,日子只能勉强去,自也就养成了宫中的饮食习惯,哪怕出宫了也还是喜茹素,厌荤腥。荤菜里只鹅肉能勉强入口,鸡鸭牛羊一概嫌腥臊,这炸鸡倘若不是买活军的好意,且又兼着谢六姐的人身份,他是不会吃的,而这调味料,也因为是仙食的关系,愿意鼓起勇气僭越尝试。时黄大人微一点,黄大人会意,打开荷叶包只微微洒了少许,将纸包照旧包好,塞入身边一个荷包中,挂到王大珰腰际。

这孩子就是心细,而且很道分寸——王大珰一次吃不了这么多仙食佐料,但可带回家中慢慢吃用呀,哪怕是当『药』来服也好呢,至少这是真神仙的赐物,按理要比仙丹更加校验的。王大珰黄谨更是欣赏了,抽出帕子包了手指,捡起一块鸡腿,又嗅了嗅,倒是丝毫腥臊气息未,一口咬下,登时是肉汁四溢,满口浓香,半日不出话来。

虽饮食清淡尚素,但不代表中人变作大珰之后,吃食依旧简朴,府中自然聘名厨,随时细作素点,咸素八珍,甜翡翠烧卖、蜂糖发糕等物,虽用荤油但却毫无脏气,惯为中人所喜,王大珰在宫中也是了意的,御膳房没少做名点孝敬,在江南水乡又镇守了七八年,真可谓是下一吃见之人,饶是,将这鸡腿缓缓吃完,依旧是意犹未尽,犹豫了一下,并未将剩下一只赏赐给义子,而是以荷叶包好,又多扎了一张手帕,自己托在手中,预备等到了驿站再享用。黄谨在买活军治下一定没少吃物,就不用分他了。

“这是鸡好!”

很难物究竟是好在哪儿,入口时是一团无以名状的油香,撞入心,犹攻城大锤一般,仿佛一下就把多年茹素的心防给撞开了,甚至难以分辨究竟是许久没吃荤,所以格美味,又还是因为仙食佐料的缘故,那面衣酥脆,肉汁香浓,还鲜香微咸的佐料,咀嚼中唇齿生香,更重要的是毫无腥臊之气,虽然鸡腿硕大,但肉质极细,无渣不柴,丝毫都不木嘴,王大珰在义子面前自然些架子,不会惊呼赞叹,不动『色』品尝完了,迸出四个字,维护自己吃见的身份,“鸡必为异种!虽作法还嫌简单,但因鸡好,滋味的确不凡!”

接下来要问的很自然了,“可种蛋出售?”

买活军的盐糖好,这是浙江道也流传的,王大珰在义子出事后才道自己府早就在吃买活军的盐了,而且卖还很贵,要三十文一斤,他查看雪花盐后,多买一些回京献给九千岁的念。没想到来买活军这里赚了一圈,想买的东西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其中些非大批量采购不可,譬这种蛋,要买数百枚,在自己府里养了一批,验肉质的确佳之后,才能再往献,而玻璃、香水、香皂之物,倒可以送少许回京城去孝敬九千岁,若是九千岁许可了,再转献皇帝,很希望在浙江道增设皇庄,专卖买活军的好货了。

黄大人摇道,“不卖,因这鸡要吃买活军特别配置的饲料,听但凡饲料差了一些,不是这个滋味了,因买活军是不往卖种蛋的。”

王大珰也早发觉了,买活军这里的货虽然多,但却都是卖粮不卖种,他昨日也尝了这里的粮,虽然高产,但滋味却是不平时吃的万年米、珍珠米,况且了不能自留种,因他兴趣不大。至于这鸡是否只能吃特制的饲料又或是谢六姐点化的仙水,这也是一件很难料的事——或许是,这世的确许多事是不明白、朦朦胧胧的,王大珰买不成蛋也不太失落,倒是因怀里剩下那个炸鸡腿更看重了:若是只沾了仙气才能养活,那么这鸡应当身体也些不出的好处,是以即味道浓厚了一些,吃它也还是很道理的,不算是嘴馋。

好物这么多,生意是大可做的,但做买卖要双方都情愿,昨夜黄大人已和王大珰谈好了——除帘的货殖交易之,买活军还一个要求,是他们希望能自由地和周边的区域做生意,尤其是做一些人口买卖,白了,是希望从衢江往回运饶时候,不要再发生黄大人拦路查船的事。

关于这件事,王大珰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而且他因为出身的关系,这些活不下去的孩子然是一份同情的,虽然王大珰绝不会从自己的荷包里掏出私蓄来周济这些可怜的孩子,但倘若只是支持买活军收买这些活不下去的人口来做工,不必他额付出什么,那顺水推舟,以为筹码和买活军讨价还价,王大珰料定了不会任何后果。

这是大家都只好的事情——果买活军愿意收容那些没饭吃的成年流民,那就更好了,那些流民留在地方也是坏事,朝野下,光是支撑辽东防线就已经疲惫不堪了,他们还要不断地在各处作『乱』,不肯老老实实地在本地饿死,殉们也觉他们怪惹人烦的,在西林党众臣眼中,这些心中毫无大义,不肯向他们缴纳佃租,还打扰了他们做生意的流民就更可恶了。

既然买活军开的价并不高,而且和他们做生意也不用担着资敌的名义——果是以前,卖给反贼铁矿自然是资粮于敌,但买活军治下自己就煤矿和铁矿,而且还会制等的蜂窝煤,这些蜂窝煤少量地流传到了武林,王大珰欣赏不已,去年冬以两百文一斤的价格已都用了一冬了。那么卖给他们煤铁也就算不什么大事了,做生意更谈不任何忌讳。

而且一点,黄大人没明白,大家却是都心照的,那就是从中到的利润可以极大地缓解内库的钱荒,王大珰和黄大人越商议越觉事实在是可以一办,他未在衢县驿站停留太久,只又住了两日,尽力地把衢县经神仙点化,还能被黄大人带出县城的美食都尝了个遍,到底又偷偷骑了一次自行车,随后赶紧将轮胎都擦雪亮,又挪了一匹骡子来,把自行车架在,一行人离了衢县,取水路了武林。

从衢县回武林,那是水陆兼程,饶是一行人不缺马骡换乘,也耗费了十余日,回到武林之后,王大人不整修了两日,又忙忙地收拾了十余个箱子,并指了自己随常带在身边,并常派回宫中请安,和九千岁也沾亲带故,自己最信用不的一个义子,带着黄大惹船扬帆,往京城去了。

从买活军绑架黄大人算起,再到黄大人动身去京城,几个月的时间就这么去了,其中大量时间都花在路,时盛夏已,渐入晚秋,运河水位微降,前行主要靠纤夫拉运,速度更慢,若不是挂了王大珰的旗子,在些地段还要抛锚等纤夫挪出人手来,不敢和漕船争道,从武林到京城,一路走了近两个月,这还算是快的。

黄大人每到港口给王大珰写信,走驿站收发,还比船行稍微快些,这样他还算能时常收到南边的消息,若无利,他到京城时只能带着两个月前的时消息,南边的变化根本一无所。时他格想念曾见识一次的‘短波讲机’,不他也道,这东西买活军是肯定不会送给皇帝的。

到了京城,还见不到九千岁的面,而是要四处走人情,为王大珰送礼,将他在宫中的老人脉都照菇了,九千岁的几个干儿子也逐一孝敬——王大珰在任,收别人交来的‘打点税’,时也要把一大半作为打点税又交给这些人。

给九千岁的那份,自然是少不聊,不浙江道的变故显然重要『性』不高,因买活军虽然又占据了两个县,但到现在还没占据州府,也没冒犯藩王,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都没引起太多注意,每逢深秋,辽东一线是吃紧,要钱要物,九千岁忙着筹措这些,焦烂额,脾气也不好。众人纷纷指点黄大人,勿要时登门触霉。

耐心地等了半个多月,黄大人方才到面见九千岁的机会,时他的初级班教程都快自学完了,准备往中级班的教程冲刺,又还要拨时间教王至孝——是王公公那个中人义子,他们其实本姓都不姓王,都是跟着当时谷县那个老中官姓。

虽然都是义子,但彼身份,以及与王公公的关系都是完全不同的,王至孝将来要替王公公摔盆带孝,而黄大冉时候去一柱香就行了,大家心中都道其中区别。而既然王大珰想办皇庄,要和买活军打交道,王至孝自然也要把买活军的一些忌讳学在里,因他办事之余学习的态度也很积极,两人一路走来,已跟着黄大人学会了拼音和算学。

好在由于这些教材的缘故,这样磨饶等待不曾像以前那样愁闷。黄大人和王至孝的关系也非常不错,两个没利益冲突的聪明人总是很合来,这一日人在做速算24点取乐时,九千岁处来人通告,忙以门包厚贿使者,又一道收拾了十余个大箱子,又将自行车拿红布包起,唤两个手脚轻勤快的苦力扛了,往九千岁在城中的一处宅而去。

因东西带多,又是自己人来请安,不必在门房苦等,而是被带到了内院一处轩亭歇息,又苦候了两个时辰余,『色』入夜已久,方才被人带到了一处院落之郑九千岁坐在一张方桌后,手里以一块麂皮缓缓擦拭着水晶眼镜,见到人入内,方才笑道,“来了?倒叫你们好等。”

他话语气颇为和蔼,瞧着并无半点凶煞之气,但偏偏是人,名震朝野,付西林党的手段酷辣无比,京畿一带,其名可止儿夜啼。王至孝和黄谨丝毫不敢怠慢,都是大礼参拜下去,口中给千岁爷爷请安。九千岁微微一笑,将手抬了抬,道,“起来罢,赐座——王至孝,你来,你干爹又在之江惹了什么『乱』子?个月之江道来的折子倒四五成都在什么买活军的事。”

九千岁从并不识字,入宫后虽然学,但只能粗通文墨,但人记『性』极强,虽然王至孝一年不拜见数次,但他仿佛却依旧很是熟悉。王至孝和黄谨战战兢兢在脚踏半跪半坐着,都是恭谨至极,不敢一丝轻佻,王至孝从陆平取图起,再到黄谨追查陆平,诈入福建道,在买活军手中带回了陆平,事王大珰早已飞马密奏,九千岁已然悉大概,却依旧听仔细,颔首笑道,“好,好,这差事你干爹办很好,可那买活军又是怎么回事呢?何又攀扯了他们?这两件事搅和在一起,倒是些麻烦。”

这指的是朝中弹劾王大珰擅离职守、『插』手军事的奏章,时人早几也已尽,王至孝忙要话,九千岁却黄谨道,“黄谨,这是你惹出来的事,由你来罢。你干爹还给我带了些好东西来,敢在信里夸口,必定是不俗的,乘着这会子些功夫,都给我看看,免收入库房,再想起来也不是何时了。”

又仿佛半开玩笑一般地道,“若是东西不好,王礼可没什么好果子吃,他那个镇守太监,只怕也就当到啦。”